之前把原本的airbox换成了Simota Carbon Charger后,上山坡时的确跑得比较顺畅,但Luna却也说不上有快很多的感觉。不过不管怎样,已经是比用airbox的时候强得多了,怎样也不可能 花个两百多块就可以把Mitsubishi变成Merz的嘛~
后来有一天把Luna送进修车场的时候,mechanic看到了这个Simota Carbon Charger,立刻把我叫过去…
“小姐,你这个Carbon Charger没有完全被利用到喔!”
“啊?怎么说?” 虾米?难道之前那个mechanic装错了?
“那个air不够啦~”
“呵?”
他拍了拍那个小小扁扁的air intake scoop,然后开始解释给我听这个我本来还觉得很卡哇伊的air intake scoop是怎样的没用法…
“你看呵,这个scoop的洞口那么小,然后那个bonnet关下来之后,就什么air都被挡住了是不是?这样子你的Carbon Charger哪里有air进去啦!”
对哦!真是一言惊醒梦中人啊~ 可是原装的airbox的air intake scoop也是装在bonnet下咧… 既然这样子会限制冷空气流进airbox里,为什么Mitsubishi要这么做捏?嗯… 不过想想也不能怪Mitsubishi啦,基本上整个bonnet盖下来之后,不管把air intake scoop放在哪里也没差啦~
“我跟你说,我们在这里(手指bumper下面装foglight的地方)开个洞,然后接条管子上去那个Carbon Charger那边,这样子就有air了咯!”
就这样,为了变得更强,Luna再次开刀,把原本的Simota air intake scoop拆掉了,然后加了一个Cold Air Intake。在foglight的洞口那端,我选择了Billion的carbon fiber air funnel,因为黑色比较不明显嘛~ 然后在Carbon Charger的那端就只用普通的铁制的。本来还想说用Billion的CAI tube的,因为不止比普通的布制的管子防热,还会很神奇地把热气变成冷气哦!但价钱却贵了整整一百块咧!唉~ 算了,算了…
在装上管子的时候,突然想起在网上曾经读过说装了Cold Air Intake的车子在大雨的时候如果经过淹水的地方时,水很容易被Cold Air Intake的管子吸进去,一直吸到engine里,然后engine就会有问题了!我急忙把这个问题丢给mechanic。
“应该不会有问题啦,你的foglight那边还是离地面蛮高的嘛!”
“可是… 那如果我以后装了lowering spring的话,车子就会比较矮了耶…”
“哈~ 不怕不怕!这样子就行了咯!”
只见mechanic找来了一个bracket,然后把Carbon Charger那端的管子装在离Carbon Charger的入口几个mm前的地方,而不是把管子直接套在Carbon Charger的入口上。
“拿,你看,这样子的话就算进水也不会直接被吸到Carbon Charger里去,更不会跑到engine啰!不过因为没有完全套住入口,不是所有的air都会吹进去哦,怎样?可以吗?”
就算可能得牺牲点马力,但怎么说engine的安全还是比较重要,当然可以啦!
做了Cold Air Intake后,Luna的呼吸果然更加顺畅了!More air = more power!现在的Luna的engine一被开动后,她就已经跑得比以前快了!我在停车场把Luna从3B一直开到路面,再从停车场开到大路为止,中途 经过两个humps,完全不必踩油门耶!然后Luna从0到60km/h的速度也比较快了。虽然上山坡的时候好像还是没什么差,但毕竟Luna就只有 1600cc嘛!
只不过现在的Luna就很明显的比较吵了,踩油门的时候可以清楚地听到她那深沉的吼叫声… 哇咧~ Luna好像变成母老虎了咧~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